開學了,開學了,開學了......
星期五上午,雖然是活動的宣傳,但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體驗,「音樂的繪本動物樂團」即將在嘉義公演,有兩位音樂家到學校來宣傳,在第一週讓孩子能徜徉在鋼琴與薩克管的樂聲中收心,氣質很好。
六年級了,孩子的表現越發成熟,幾次集會,不用老師指導就可以自己到定點排好坐下,秩序良好,雖然開學第一天就有人「又」在教室丟球,砸了時鐘,但隔天自己帶了一個來掛上去以示負責,也可以接受,這是一個有成長的暑假。
開學了,開學了,開學了......
星期五上午,雖然是活動的宣傳,但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體驗,「音樂的繪本動物樂團」即將在嘉義公演,有兩位音樂家到學校來宣傳,在第一週讓孩子能徜徉在鋼琴與薩克管的樂聲中收心,氣質很好。
六年級了,孩子的表現越發成熟,幾次集會,不用老師指導就可以自己到定點排好坐下,秩序良好,雖然開學第一天就有人「又」在教室丟球,砸了時鐘,但隔天自己帶了一個來掛上去以示負責,也可以接受,這是一個有成長的暑假。
整理電腦中教學資料時,總會超出預期很多時間,一看到檔名有趣的資料或照片,就會點進去回味,一下子就回到了當時的情景。其中一個「給書瑢的信」,有趣的內容,我居然也能如此給年輕人建議呀!?教學生涯中,出現了兩位實習老師,所以用了(們)!而這兩位優秀的實習老師,分別在第二年及應屆錄取了苗栗縣和高雄市的正式教師。
101年度教務處詢問願不願意讓實習老師在班上,不假思索就答應了,一方面省的主任再去詢問他人,一方面也藉著指導實習老師的機會讓自己學更精進,因為一份責任,可不能讓實習老師空手而回呀!第一位實習老師書瑢是嘉大音樂系,當時剛開始吹起學習共同體的風,我們就一起在班上進行這樣的上課方式。
書瑢彈琴、指導班上學生參加英語合唱比賽,發揮專長,果然獲得佳績,詳細情形,在歷史文章中都搜尋的到呀!
首先恭喜尉慈第一次寫的國語科教案就獲得優良教案甄選的佳作肯定。
教學觀摩是實習老師在半個學期的實習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但指導教授到校訪視,也要邀請學校老師們現場觀課,這檢視的不只是實習老師在課堂中學習觀摩的成果,也是檢核我有沒有扮演好實習輔導教師的角色。今天,我和尉慈都戰戰兢兢的,一面鼓勵他平常心,自己卻比親自上陣還要緊張呢。
開始上課囉!課程內容是國語第七課「坐火車旅行」。學校的研習正好請到垂楊國小的程可欣老師分享閱讀策略,我們也利用學年會議的時間集合了四班的老師和尉慈一起共同備課,釐清學生在本課的學習目標,課文分析......等。開始上課囉!學生的反應還不錯。
課文中提到日間坐火車和夜間坐火車的窗外風景及內心思緒,如何讓很少坐火車的學生們了解火車上窗外的景致呢?尉慈用心的利用返回中師座談的機會拍攝了影片,作為教材播放給學生看。火車對我而言是最有回憶和情感的交通工具,童年爺爺常牽著我搭火車到處玩;念研究所時一個星期要搭上三趟火車往返台南和嘉義之間,論文的開頭也是從火車上的描述開始。關於火車,我可以寫上長長一段文字,但學生經驗少,只能從影片中和作者的文字裡捉摸這樣的感覺。
優良較案甄選五年級要送出一件國語科教案,學期初就決定和實習老師尉慈一起合作完成這個工作,分擔學年的壓力,一方面也呼應尉慈的指導老師,要多多給年輕人機會,紮紮實實的完成實習生活。我們決定以翰林版五年級國語課「珍珠光彩的蝴蝶夢」做個實驗,編寫四節的教案。給尉慈的觀念是:每一課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和實驗精神,勇敢嘗試。一開始想用刪除的方式提取課文重點,然後把課文寫成新詩,但如何在課堂上的操作可以順暢,也讓孩子能達成老師的教學目標,前前後後經過三次的討論和修正,終於上場啦!
第一節,運用學習共同體的精神,兩兩討論發表,教師提問,進行課文文意的理解。
和學習夥伴一起回答問題,共同討論之外還可以壯壯膽。
主題課程是學校的特色,我們圍繞在閱讀、環境和美學體驗上,設計一連串讓孩子更了解環境、喜歡自然的課程。
拜科技發達之賜,藥物的使用雖然帶給人類方便,但濫用的後果我們正開始承擔,更多的農人選擇有機栽種,有機是什麼?到底農藥、除草劑會給土地帶來什麼危害?當百花盛開,蝴蝶飛舞、蟲鳴鳥叫熱鬧的春天,變成了「寂靜」,那環境又是受到了多大的傷害?
整個課程從親近土壤開始,整地,拔草,感覺土壤,看見撥開雜草後的昆蟲。
一片雜草叢生的土地,透過自己的雙手,變成栽種香草的花園,這個過程需也許會弄髒雙手,會流汗,要曬太陽,但這就是和自然相處的方式呀!
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天天陪伴,是幸福;有一篇好文章可以教學,是幸福;能把多年累積的經驗傳承,是幸福;能在野薑花的季節上劉克襄這一課湖邊散步,是幸福。
陪伴我四年,印了無數通知、試卷的印表機壞了,接續的機種也蓄勢待發,在透明的花瓶中插上一束野薑花,預告著這是一次有視覺、嗅覺的國語課。故意挑選三株含苞待放,讓這個香味能在課程結束之後繼續飄蕩在教室的空氣中。
學生問:「老師,這會很貴嗎?」在野薑花盛開的季節,它們不貴。「如果花一些錢可以讓老師把野薑花的香味帶到教室,如果薑花的香味能讓你理解課文中的句子,如果野薑花讓我們在教室中感到美麗舒適,那們,它們一點兒都不貴」我回答。
尉慈,是這個學期的實習老師,聰明、親切、認真,利用早自修的時間,向小朋友進行自我介紹,正式的將自己介紹給孩子認識,一個班上有兩位老師,也是幸福。
星期一的學習共同體社群,我們突然討論起大家看過哪些科目是使用學習共同體來操作的?因為到目前為止的觀課和討論大部分集中在國語課程,這個話題開啟了我們繼續談論著社會課使用學習共同體的經驗,昭銘老師四年級社會剛好上到節慶,他說很好用......。接著意順老師又提出了社會課複習的經驗和過程。
習慣過去上課模式的老師,對於用學習共同體的「提問、討論、發表」學習歷程後,學生到底吸收了,學會了多少?老師問完問題後會覺得有點空虛,是不是以前「複習」的舊習慣有開始隱隱作痛?覺得沒有做完複習這個動作,孩子就還沒學會,自己的教學就還沒完成。接著東拉西扯又提到過去社會教科書有附贈一本「重點整理」,課文重點被整理成樹狀圖,學生在複習時更抓得著重點。於是用學習共同體「討論」的精神,心智圖整理課文重點的方法,發表「重複聆聽」的複習,於是我試了這兩堂課。
剛好社會的課文是「廟宇的裝飾」和「藝陣」,這兩課的重點很清楚,第一節我先教孩子如何將課文重點整理成心智圖,念完課文後,我們逐一討論「廟」這個主題,廟宇的行成、功能,裝飾的樣貌,傳統藝師的專長。將兩頁的課文和圖片文字全部匯整到黑板的心智圖中。
第二節以「藝陣」為主題,每一組一塊大白板,念完一次課文之後,開始討論各組自己的心智圖,並畫在白板上。
國語第十二課是琹涵的「書信」,一篇說明文,以我的習慣上起課來,總是少了那麼一點感覺,提問時難免比較失去動力,即使一樣使用學習共同體的提問教學,拼命的鼓催內力,就是打不出好拳,比較索然無味。
這時恰巧遇到英語課需要使用電腦教室調課,昭銘老師又剛好這節要開放教室觀課,那當然要去看看昭銘老師的「提問」和「學習共同體」操作。因為課文正好是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帶來歡笑的迪士尼」,傳記式的文章。這節觀課很熱鬧,幾乎社群的老師都到齊了。
昭銘老師採用學習共同體四人一組(兩組六人)共同討論,一進到教室討論的氣氛很熱烈,以我的標準來說有點吵,但四人討論的優點是可以更接近「討論」,我目前在班上運用的兩人一組比較像是「對話」。
用學習共同體「討論、發表、聆聽」的上課方式也一段時間了,從不同的提問中也產生了一些趣味,也有持續下去的動力。但如何讓孩子對課文中的文字,句字,更有印象,除了討論,實作或是來點改變,也可以增加教師上課的熱忱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興趣。
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參加了學校的「學習共同體社群」,每週一下午第二節課大家的空堂時間,邱主任就會集合社群的老師們進行討論與分享。每週一節!才和志豪老師說到這實在有點累,但自己卻在這個社群中獲得支持的力量。教師真的不需單打獨鬥,學校有認真的夥伴隨時可以提供精神上、教材上的支援與分享。這兩週來,也許因為「沒有處罰的桃花源」實施遇上瓶頸,孩子看毫無進步,不交作業、不掃地、上課狀況差,讓自己上課時也提不起勁,卻因為在社群中看見權滿老師的用心,佳芬、意順、志豪、昭銘、馨云老師的分享,強迫自己開放教室提供觀課,適時的在這一段低潮的時間維持著上課的品質。
六上國語第十一課,張曼娟的〈棉花上的沈睡者〉,前一個星期我們透過討論分享課文的提問,探討了這一刻的提問層次、孩子討論與發表的問題,也在討論中,激發了一些課堂上可以做出改變的點。張曼娟從小時候培養綠豆芽的經驗、談到了美國全家眾豆芽卻功敗垂成,接著說捏豆芽根是修身養性,提供了幾道自己吃豆芽的食譜,最後提出,人生就像敷豆芽,只要細心呵護,有一天就會發芽。
一開始仍是進行提問,學生討論,並將討論的答案寫在紙上,實施一段時間的教學共同體,班上學生已經習慣了輕聲討論,但「討論的效益」應是可以在加強之處。
期待已久的校外教學終於到了,這次配合「認識熱帶雨林」的主題課程,我們要到台中科學博物館的植物園,也就是熱帶雨林溫室參觀,感受熱帶雨林的動植物與溫濕度。
詳細照片請前往相簿觀看喔!http://ju501.pixnet.net/album/set/4411390
抵達科博館,領隊和老師正在交代注意事項和集合時間!
在亞馬遜河流域的水族箱前聽導覽,大家聚精會神的樣子,讓老師放心不少。 出門前其實有點擔心你們會太過興奮,忘記應有的秩序和禮節,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大家放暑假之際,我們還另外將五年級下學期主題課程「陳澄波眼中的諸羅風情」教學方案做一個整理,報名了由台北市教育大學主辦的「2013Greateach全國創意教學認證獎」甄選。榮獲了「優等」的好成績!從方案簡介、方案詳細計畫的書寫,上台北報告的簡報,多花了10個小時以上。感謝瑞勳、宥蓁老師在詳細計畫中負責教學流程的部分;仲凱老師是從簡介到簡報一直和我討論呈現的邏輯和重點;校長和榮輝主任自己報名了「2013InnoSchool」之外,也幫我們檢視了各項報名的資料。
「陳澄波眼中的諸羅風情」教學活動還有上報喔!在102年4月16日的聯合報雲嘉綜合版。
老實說,一開始並沒有抱著太大的好惡來參加,但是在一次一次的方案整理中,我們真的檢視到自己教學的優缺點。這個教學方案已經是第二次執行了,我們有信心,第二次的執行比起第一次,準確度和計畫性更明確,整個教學流程的豐富度也增加了,但若沒有在整個教學方案執行完之後做個總整理,就不會發現下次在執行時可以加強的部分。雖然辛苦,多做了,但準備的過程,和教學伙伴間的討論,確實讓我們感受到身為教學者的成就感。
魏徵一直是唐太宗的良臣、好友,不畏唐太宗皇上的威嚴,直言不諱。在魏徵死後,唐太宗立碑紀念他,並對身旁的臣子說:「人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以人為鑑,不見得只有不好的例子來警惕自己,找出典範來當作異己學習的目標,也是一種方法。和五年一班相處一年了,回顧班網,有活動、有競賽、有作品、有獎勵,一年來,看見每個學生些許的進步,也常被氣到快吐血。
但總是想著各種方法,給他們一些聆聽、改變的機會。今年的高中應屆畢業生,是六年前是我在僑平國小帶的畢業班,兩位學生成了僑平之光,他們分別是錄取台大外文系的冠瑜和錄取台大物理系的宜珊。期末,找來兩位在學習領域有優秀表現的學長姐做個經驗分享,期望五年一班的孩子們多一個機會,檢視自己、看看典範。
久違的宜珊和冠瑜,六年後再見面,小學時的青澀模樣成熟多了,但和我聊天、講話時的態度,還是和一前樣的謙遜、自然。今天以座談的方式進行經驗分享,由老師提問,兩位學長姐為大家解惑,事先已和兩位聊過想和小朋友們分享什麼事情,所以學長姐也做了充分的準備才進到教室的喔!
早在兩個月前的三月十五日,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的何冠儀小姐介紹蕭瓊瑞教授可以來為港坪的孩子做一場專題演講後,我就開始和蕭教授聯繫。之前再學術研討會上聽過蕭瓊瑞教授的演講,就被他熱情獨特的演講方式吸引了,所以引頸期盼希望能將蕭教授請到港坪國小來。聯繫的過程很順利,五月十五號也一眨眼的到來。透過基金會的聯繫,今天還來了幾位貴賓,讓我們受寵若驚。我們閱讀的〈我的父親〉作者,也就是陳澄波先生的長子,陳重光先生親臨現場、基金會的執行長,也就是陳澄波的孫子陳立栢先生、基金會助理何冠儀小姐、還有文化局協助我們參觀展覽安排導覽的黃小姐,都熱情的到港坪國小來參加這次蕭教授的演講。
校長一直很支持學校各學年的主題課程,這個壓軸的活動當然由校長來為我們開場!
基金會準備了精緻的扇子、撲克牌來當做有獎徵答的禮物,加上同學們對於陳澄波的一生和畫作已經有一連串扎實的學習歷程,對於蕭教授的提問,大家都踴躍舉手!回答也讓蕭教授為之驚豔,讚嘆不已!
「風箏和你一起離開這片天空,但願我是纏繞你的風,飛越無數河流,那裡是盡頭,你要的自由我也嚮往去感受。」
這是歌手弦子作品風箏中的一段歌詞,風箏總是給人自由、希望、飛翔的感受。配合422世界地球日和學校蝴蝶園的啟用,我們今天一起彩繪蝴蝶風箏和放風箏。特別感謝婷郁老師,在寫生和風箏的活動配合,不但調課,還付出很多額外的時間指導學生。
兩人一組,從分組開始就已經預告這似乎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讓孩子自己找彩繪的夥伴似乎是最民主的方式,但這樣的民主一定會造成一些傷害。一定會有落單的孩子,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卻也都被選擇,那種孤單和不受歡贏得感覺,不該由一個小五的孩子去承受。當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為什麼沒有同學想要和你同一組?這...再單獨教育吧!
所以我依照教室位置來分組,和誰坐在一起,就和誰一起畫風箏。試著和平時沒有合作過的同學一起作一件事情,也許會發現他不一樣的地方,我不希望班上的同學是以「以偏概全」和「刻版印象」來評斷同班兩年這得來不易的緣份。
這兩天一直關心氣象,連輕便雨衣都給孩子們準備好了。仲凱老師精準的判斷:「照走,不延期!」讓我們兩天的校外教學活動順利的完成,天氣方面也給了我們最大的幫助,寫生時有陽光,市區踏查時則是陰涼的天氣,漫步在嘉義市中心,感受這個城市的生命力。沿著陳澄波寫生走過的路線,頗有復古的感覺喔!
中央噴水的畫架,要讓孩子實地感受畫中的景色和現今忙碌市容的差異。
沿著國華街探訪陳澄波故居,我們想像澄波當時背著畫箱、畫布,從家裡走到中央噴水寫生的樣子。
今天的校外教學,孩子們的表現都很不錯,專心聽解說,認真欣賞圖畫,從陳澄波到當代藝術,短短兩個小時,橫跨了幾十年嘉義美術的發展,還在展場巧遇我的啟蒙老師之一李伯男老師,是一趟充實的校外教學喔!
校外教學照片請到相簿欣賞喔!http://ju501.pixnet.net/album/set/3093220
認真聽解說的孩子們,讓解說老師都讚不絕口喔!
政治受難畫家歐陽文的紀念展,由退休的林主任為我們做精彩的解說。
配合五年級主題課程「陳澄波眼中的諸羅風情」所舉辦的校外教學活動,即將在第一次成績考察後舉行,時間分別是四月二日星期二整天和四月三日星期三半天,兩天的校外教學後,便是兒童節和清明節的連假,可以讓小朋友休息一下。
四月二日星期二(8:30~15:30)校外教學行程如下:
參觀文化中心四樓「流轉、時光-走讀嘉義美術」、歷史博物館三樓「嘉義新浪-回歸線上的現代藝術」「陳澄波文物展」。
嘉義阿里山鐵路車庫園區寫生。用畫筆親近環境,感受人和環境間的關係。這是上一屆小朋友寫生的樣子,我很喜歡這張照片,阿里山車庫園區是一個很好的寫生場地,有多樣化的目標,建築、火車、植物,樹也夠大棵,可以提共孩子遮蔭,封閉的環境,管理上也安全。能夠有一段完整的時間,感受靜下來的自己,觀察環境,感受溫度,輕輕的和好朋友聊天;慢慢的在畫面圖上色彩。
好朋友志豪老師有一天突然說:「Partner,我最近在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喔!」起初我沒什麼注意,有一天不經意的打開電視,剛好播著〈舌尖上的中國〉,和想像的一樣,介紹中國的食物,但是和以往的美食節目不同,它不介紹餐廳、也沒有主持人試吃之後誇張的表情和評論,而是忠實的紀錄中國食物的味道,裡頭多的是家鄉熟悉的滋味。除了攝影的色調、取景優美,最讓我注意的是旁白。
「秋日的清晨,發源於小興安嶺的呼蘭河水流過原野,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這條古老的河流,千百年來滋潤著松嫩平園東部這片廣闊的土地,養育著這裡的居民。九月,兩岸肥沃的黑土孕育出中國最優質白米。在金秋的豐收之後,這裡很快又將被冰雪覆蓋,成為一片寸草不生的白色海洋。」在這樣通順又蘊含著美麗的旁白中,雖然只有視覺和聽覺,但畫面中的裊裊香氣,似乎傳來了正在鍋裡翻動著的香味。
終於,配合著照片與文字,〈舌尖上的中國〉出版了,不是影片,而是書。在選定這學期給孩子閱讀的100本書時,有點傷腦筋,一來我看得書不夠多,看得也不見得適合高年級的孩子閱讀。但在我的預期中,他們的閱讀必須「較難」、「較廣」。於是這本〈舌尖上的中國〉就出現在班級閱讀書目了。除了圖片張張美麗外,文字的敘述就如同上一段引用的,通順卻具有一定的深度,光是篇名,就夠吸引人了。「時間修煉出的臘味靈魂」、「鹽,一位平衡大師」、「酸,在味蕾綻放時」、「媽媽菜的人生況味」......等。尤其是編輯更在每一個篇章中安插了韓良憶、舒國治、焦桐等台灣名家的美食筆記,每幅照片、每段文字,都值得細細品味。難怪韓良露要說:「紀錄片讓我們驚嘆,這本書卻能幫助我們沉思。」
我曾經想過,這樣子的書我看得喜歡、讀的通順,是因為自己的年齡和閱讀經驗,把這樣子的書給孩子閱讀會不會太艱深了?但馬上浮現一些說服自己的理由:不要給孩子設限、閱讀本來就要看一些比自己程度更好的文字、廣泛閱讀......,加上它的編輯是一個小節一個小節,很容易運用零碎的小時間積少成多。這樣子的書也很適合親子共讀,雖然是中國大陸的食物,但文化涵養豐厚的台灣,各式的味道也都很容易品嚐,試想:和孩子一起閱讀了〈時間修煉出的臘味靈魂〉後,可以帶著孩子到市場上選一塊湖南臘肉,成為晚餐上的珍饈;閱讀了〈泡菜,一千個主婦就會有一千種味道〉,就和孩子嚐嚐那酸甜清脆的口感,豈不增加許多閱讀的樂趣嘛?
過年寄明信片給每位孩子和家長,是吳老師的點子。每年歲末年終,她總習慣去郵局買幾盒生肖明信片,親筆寫上簡短賀年祝福,寄給班上每個小朋友,去年,我也跟她一起寄了龍年的賀年明信片。希望小朋友能感受一下我們那個年代收到信的喜悅,感受到老師的祝福和想念。
番紅花在她的「看的遠,就是好母親」一書中也提到自己對這種明信片和小紙條的用法:也許在買菜的空檔,也許是剛逛完書店,她總是在皮包裡放幾張貼了郵票的明信片,只要想到什麼或是感覺對了,就提筆寫下,寄給老公!可能是生活感觸,或者突然想念。她也會利用便利貼,在女兒不注意時寫下鼓勵貼在她們的課本、聯絡簿。可以想像,先生和女兒在發現那張小小紙片時,感受到多大的溫馨。
幾年前,我和吳老師的蜜月旅行,我們花最多錢的不是紀念品,而是當地的風景明信片和郵資,尤其是在瑞士少女峰上蓋了紀念郵戳寄出的,寄給我們的爸媽、寄給幫我們職代的同事、寄給好朋友、寄給自己。回國後,看見我們的明信片紛紛出現在每位收信人的桌墊下,我知道,他們一定分享了我們的喜悅和感謝。當孩子睡了,我們一起閱讀那年寫給自己的明信片,彷彿又回到了旅行的甜蜜。在吳老師到港坪之前,我也會在車站等車時,有靈感時,寫了幾張明信片寄給她,寫了一些回憶、一些鼓勵和一些只有兩個人懂的事。
有些話,講出來我們得看著對方的眼神和臉色,又會吞回去,尤其是對感情較含蓄的中國人和傳統父母的角色更是明顯,我們也怕熱臉貼冷屁股,或是孩子不領情。所以透過明信片和便利貼寫下的話語,通常會比講話更真摯、感人,我會在小朋友的聯絡簿日記裡直接寫下對他們的鼓勵,有時候也用便利貼,寫著兩個人專屬的小秘密,我會悄悄觀察他們收到的眼神,他們會覺得自己有些與眾不同,因為老師重視他,關心他。
親愛的家長們,您不妨試試,小小的一張紙,會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朋友之間,輕輕的、慢慢的讓人情味漸濃;悄悄的、緩緩的讓情感釋放。
聯絡簿上的兩個簽名
英國倫敦大學的心理教授沃迪研究指出,不論是要早起運動,節食減肥,只要能撐過六十六天多半就成功了。他說,養成一個習慣,需要的時間因人而異,但是平均是六十六天。十月底,班上每個小朋友的聯絡簿上,都會出現兩個簽名,一個是親師交流道上的簽名,另一個是每天閱讀的簽名。原本的計畫是一個月一張,每天閱讀完20分鐘給家長簽名,就可以換獎卡,但考量一個月的時間太長,一張記錄表讓孩子天天拿來拿去,月底時一定是破爛不堪,於是每個星期一在聯絡簿上貼上一週的閱讀簽名變成我固定的工作。這樣的改變好處多多,不但家長可以一次簽完的兩個名字,我在檢核時也很方便。
語感,可以說成是語文的感覺、敏銳度和感受度。語感的培養,對閱讀素養和作文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沒有捷徑,只能透過日積月累、廣泛閱讀來練習。於是除了每天晨讀10分鐘外,家課也增加了每天閱讀20分鐘,到了一月份甚至增加到30分鐘。如果有確實做到的孩子,一個學期下來已經儲存了不少語文的能量!也很感謝家長的配合,大部分的同學都可以確實完成簽名,至於閱讀的確實度,我只能一直鼓勵孩子,對自己負責,閱讀是對自己很好的事情,不要敷衍了事。
期末聚餐時,建勳的媽媽也肯定這樣的做法,養成了每天閱讀的習慣,不但不覺得辛苦,反而可以享受閱讀的美好時光,成績也跟著慢慢進步了。